Student Blog

怎一个“苦”字了得?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14届初二(10)班    李语欣  指导教师 杨世民

 

初见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便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它的整体风格——可以是恬淡宁静的,可以是壮怀激烈的,但绝不会是轻松欢快的。因为一个“苦”字,而它前面又加上了“文化”一词,便大概地明白:这是一本有几分沉重的,对自己在旅行过程中见闻的,有关文化的种种反思。

翻开书,读到的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便是一篇充满了泪水般苦涩的文章。余秋雨先生用一种苍凉的笔调,写出了一个民族心中难以治愈的痛——敦煌。读罢,那位王道士对着外国探宝者们奉承的笑容令人厌恶、叹息,叹息那些被一箱箱带走的文物,叹息当时国民的无知。

接下来的文章里的苦涩,便不再如先前的浓郁和显而易见,而是稍稍地隐去了些;将它藏进了阳关的白雪,太湖的风光,童年的牌坊与庙宇……。还有一些篇章,是作者对于地理人文的思考,如《上海人》、《江南小镇》等。一切恬然美丽的景致,一切对人文环境的思考,一切对历史、古人的怀想,都于无声处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在今日该如何传承与发扬?

这个问题似乎一直都未被解决,甚至还有越来越棘手的迹象。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似乎都走入了一个怪圈——不是如《夜航船》中所录般有几分狭隘,便是被锁在“天一阁”中高不可攀。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常遭遇无人理解的窘境,而后的“十年浩劫”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又让那些好不容易传承下来的东西被冷落,被遗忘,甚至站在了生活的对立面,只好自己孤芳自赏。偶然有人忆起曾经的名士走过的足迹与赏玩过的山水,想要寻一寻、看一看那些被千年的文字装点的绝美的地方时,却发现那里早已挤满了嘈杂而世俗的人群。就算真的找到了,再如古人般写上几篇文章,本想让人们明白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原本和谐,但引来的,却是更多的功利的人群,景色又因此而渐渐变得不再如原来一般美丽。只好叹一声,再次踏上寻找文化风景的苦旅。

读着《文化苦旅》,想着我们的从前、现在和将来,还真不知往后该何去何从,文化会何因何果,旅行会何感何获。听说作者余秋雨后来还写过一本散文集《千年一叹》,也不知道他又在慨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