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选修课开进中学校园——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为学生“找”兴趣

(新闻来源——《春城晚报》2009年4月30日A16版)

  兴趣爱好怎么突破学习的重围?过去,兴趣爱好和学习仿佛天生就是一对敌人,然而,在崇尚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兴趣爱好的机会与空间方面,云南师大实验中学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2008年,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考频传喜讯,总平均分突破600分,两名同学分别以694分和693分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二名。“分数只是一部分,我们更注重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要学会,更关键的是要会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正当大家为这所年轻的学校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感到震惊时,校长李幼芹平淡、坚定的话语里,透露出了这所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瞻远瞩的发展目标。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认为,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其特点。但无论在任何阶段,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都非常重要重要,因此,学校不仅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同时也注意学生学习潜力的培养,为其终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所以学校在“立足学科拓展学科丰富学科”的课程思想指导下,在完成《课程计划》中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必修课为原点,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拓展学科学习范围,探究学科更深的知识层面。
  从去年上学期开始,学校在初一、高一年级开设了29门选修课,今年将扩展到初一、高一、高二几个年级,课程也增加到42门,内容覆盖科技创新、文学、艺术、体育等。让学生把精力花在有效科目上,使他们接触、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学有所长。

  选修课“八个有利于”
  在学科课程中增加选修课,因为没有现成的统一的课程方案,这就要求学校、教师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并实施。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经过严密的准备,确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本学科选修课的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建构和完善学校的选修课体系。在开发选修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时,突出时代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并设立了“八个有利于”全校性选修课遴选标准,即: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有利于学生选修著名学术带头人的特色课;有利于学生对现有的必修学科有专题性总结以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

  选修课是学科的拓展深化
  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教学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直接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这就对选修课程的设置有更高的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认为,选修课应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选修课划分为几大类。一、学科课程延伸、拓展类。如:《山海经》原著阅读、写作指导、英语音标初探、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等;二、理、化、生探索实验类;三、体育与健康类。如:排球、篮球、田径、中长跑技巧训练、航模的制作和操控、围棋、心灵成长与探索等;四、艺术欣赏与审美类:音乐舞蹈鉴赏、卡通画、影视欣赏等;五、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类:数码摄影及后期处理、认识计算机常用软件等;六、社会进步与社团类:演讲口才、戏剧社等;七、学法、竞赛类。

  以教师特长开设选修课
  教师是一门课程得以展开的重要保证。从教学方面来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而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有一批通过严格考核、层层筛选,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过硬、教学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师在保证了学校优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选修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学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也会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校老师的兴趣爱好、所长来设置。这样,不仅让老师们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形成了每位老师的风格。
  历史老师胡朝刚就是一个例子。他来自我省保山腾冲,从小就对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的历史耳濡目染。从教二十余年,潜心研究抗日战争中国远征军专题,收获颇丰。胡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开设了《中国远征军在云南》选修课,广受学生们的欢迎。一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学生在总结中这样写道:“近半年的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远征军的精神及那段用鲜血所铺成的悲壮岁月。中国远征军,这支威武之师不仅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也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远征军的精神将激励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