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Blog

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云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文科班 金涛
指导老师:业志强

  1840年的夏天,随着一声巨响,英国军舰的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而那个时侯,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闭目塞听。从这一年起,中国便开始走进一段屈辱黑暗的历史,人民饱受痛苦,民族危亡之间。由此,人们突然想起了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看来,一个国家,不仅在患难的时候要有忧患意识,即使是在“盛治之世”也要有忧患意识。
什么是忧患意识呢?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来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等。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有强大的能动性。
  忧患意识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一种文化传统,古已有之,渊源至深。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的“民乐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忧患意识。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着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之世,瞬息万变。我们身处于全面开放的世界,也深处于复杂多变的世界。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极其重要。我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巨大的成效。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成功举办奥运会、将神七送上太空等瞩目成就,无不令国人以此为骄傲。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沉溺于“盛世心态”,从而淡薄了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知道,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的是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对自然环境的高污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看到我国近年来令人振奋扬眉吐气的表现之时,也要看到深藏在华丽外表下的很多危机。如果继续陶醉下去,盲目乐观,心绪浮躁,头脑发热,追求享受,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不能继续推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强调忧患意识,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认清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路还很长,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定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圣先贤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始终谨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谆谆教诲,艰苦奋斗,踏踏实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评语:
本文如向导、如警钟,引领我们回顾历史,长鸣耳际,说理有序论证有力。